淮河之上, 山水茶都 萦绕心间的那一杯信阳红

2021-12-10

淮河之上, 山水茶都

萦绕心间的那一杯信阳红

于河南之南、鄂豫皖三省通衢之处,有一座安放于山水之中的城市——信阳。巍巍大别山在南部绵延数百里,千里淮河始自桐柏山从北部穿过。从高空俯瞰,城似隐乎山中,碧水、绿树点缀其中,山清水秀、气候宜人宜茶,独具韵味的信阳红在这儿诞生。


8645c9032662f947f3117f06a168759.jpg

北国江南,山水茶都

信阳市,位于河南省最南端,是江淮河汉之间的战略要地,现今仍是中部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。地处淮河上游,处于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(秦岭—淮河)上,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;景观兼具南北方的特征,淮南山清水秀犹如江南风光,淮北平原一望无垠具浓厚的北国情调,故有“江南北国、北国江南”之美誉。


696b8c95f46c854bf4879a38ef59d8f.jpg

信阳地势南高北低,山地、丘陵、平原均有分布, 形成了岗川相间、形态多样的阶梯地貌。桐柏山、大别山在南部首尾相连, 淮河蜿蜒于北部, 牵扯着两侧众多支流, 1110多座大大小小的水库点缀其间, 形成了串珠般的水乡奇观。

信阳之茶大多生长于沙壤土中,土层深厚且疏松,腐殖质含量丰富。山间常有云雾浮动,降雨量充沛;气候兼具季风与山地气候的特点,温度适宜、日照充足。独特的山川地貌、多样且适宜的气候,让信阳成为了中国北方茶区最大名优茶生产大市之一,闻名遐迩的信阳毛尖产自于此,因而被誉为“山水茶都”。

濡染南北,贯通东西

信阳市又名申城,历史上处于中原地区,东西南北各方的经济文化在这里激荡交融。“楚头豫尾, 东吴西楚”,在信阳文化的源流中,既有荆楚文化的飘逸浪漫,中原文化的厚重儒雅,又有些许吴文化的刚烈勇猛。千百年来的人文活动在此积淀成了信阳独特而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,颇具“豫风楚韵”。深植在这片文化厚土的信阳茶,濡染四方文化,饱受云雾雨露滋润,流传千年,享誉一方。


c9d995d914fb774cc54904faef64ab8.jpg

信阳与茶的渊源始于两千三百多年前,最早始于东周春秋时期;茶,兴于唐而盛于宋,在唐代时,信阳归属于著名的淮南茶区,唐代茶圣陆羽在《茶经》中评价,“淮南以光州(今信阳)上……”;北宋时,一代文学大家苏轼品饮信阳茶后,称赞:“淮南茶,信阳第一”。至现代,信阳茶焕发出了新的生机。

信阳红,茶之韵

续写千年茶叶历史,基于信阳自然地理与茶树资源的优势,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,信阳茶产业也在不断发展、创新。通过不断地提高生产技术,加强品牌建设力度,推进标准化建设等方式,并积极促进产品向多元化发展,在绿茶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茶类,大大提高了茶叶综合利用率和效益。目前茶产业已经成为信阳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。


82542d3b209d7325926fc1297dd6286.jpg

河南信阳,是正山堂·骏眉中国第一个合作的地方茶产区。2010年,经进行反复多次的考察研究后,结合信阳当地情况及国家精准扶贫政策,最终选定浉河区吴家店镇车云山河头村大岭岗山为核心产区。浉河区地处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,是信阳市的经济、文化和交通中心,也是名茶信阳毛尖的原产地和主产区,新派红茶——信阳红的诞生地。2012年12月,“信阳红”证明商标获国家工商总局批准,注册成功。

骏眉中国的加入,将创新的红茶制作工艺带入信阳,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。自正山堂·骏眉中国与当地展开合作,仅2016年便实现了销售收入320万元的佳绩,次年实现销售收入360万元,为浉河区扶贫攻坚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
8112ebc0a483d05e9bdaa485b551088.jpg

正山堂·骏眉中国的这款信阳红,原料来自信阳毛尖的核心产区——浉河区的车云山脚下,毗邻历史名胜景区千佛塔。选用当地特有的国家级优良品种——信阳10号,采摘一芽二叶,以骏眉工艺精制而成。信阳红条索隽秀,色泽润;汤色清澈,有金圈;香气高扬,滋味饱满,板栗香中带着淡淡的桂花香,两者形成了独特的“信阳韵”;叶底鲜嫩、匀亮。


2c79539fc92f1cec798fd721ec1c7be.jpg


分享